近日,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,我院刘燕教授团队(团队成员:杨浩东、鲁明丽、吕庭、胡松)的“电力电子技术”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,这标志着我院的课程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。
为深入落实《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实施一流本科课程“双万计划”,我院多次召开教学讨论,不断强调一流课程建设对学院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,积极引导全院教师参与课程理念创新、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,形成打造“金课”淘汰“水课”的改革氛围,提升本科课程的高阶性、创新性和挑战度,提升课程质量。
此次入选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意义重大,是我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课程质量提升结出的又一硕果,必将有力促进我院课程建设,为进一步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。今后,我院将继续鼓励和支持全院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,充分发挥一流本科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,全面推进课程建设。
【教学团队简介】教学团队现有教授2名、副教授2人、讲师1人,学科领域覆盖电力电子、控制、电气工程。在课程发展十多年历程中,团队教师植根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教学与科研一线,从事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的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,是精品课程建设、OBE模式的课程改革、混合式课程建设阶段的设计者及执行者。团队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,省级教学、科研成果多项,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一百多篇。
右起:刘燕(课程负责人)、杨浩东、鲁明丽、吕庭、胡松
【课程简介】《电力电子技术》课程系统讲述了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、特性及主要参数;阐述了整流、逆变、直流-直流变换、交流-交流变换等变换电路的拓扑、工作原理、分析 方法和计算,以及电力变换电路的综合应用案例等。《电力电子技术》就是研究电源变换的技术,它是电力、电子、控制三大交叉学科产生的技术,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课,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。
《电力电子技术》课程基于OBE理念,在工程背景下构建《电力电子技术》的知识体系,形成知识点—知识体系—电力电子技术的典型应用脉络。采用多平台教学环境、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,融入真实工程案例,使教学内容既能体现课程的知识结构、也有真实工程要素的相互联系,使知识性和实践性相统一。建立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及应用型本科电气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模式,在SPOC平台上及云班课进行测试活动、布置作业、讨论、头脑风暴、投票问卷等活动,实现混合教学的分享和交流。
课堂剪影